文化信息传播网
zoo
当前位置:文化信息传播网 -> 财经

年内银行ESG主题理财发行数量超200只未来产品种类及规模有望不断增加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3-07-14 08:35:05 阅读量:8420    

近年来,在“双碳”和绿色发展背景下,银行和理财公司积极贯彻创新绿色金融服务,发售ESG主题产品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发行数量逐年增长。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中国理财网数据统计发现,截至目前,已有超200只以ESG为主题的理财产品发售,从现有产品类型分布来看,固收型、混合型依旧占据主力,权益型产品仍较为稀缺。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李一帆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未来,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ESG理念将不断深入人心,预计会有更多企业将ESG理念纳入经营发展战略,有望推动ESG主题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领域日益呈现多元化特征。同时,银行不断加快完善相关领域投研体系,促使ESG主题理财产品的设计和运作更加成熟,也将推动ESG主题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及规模迎来进一步发展。

ESG主题理财产品扩容

自2019年华夏银行发行第一只ESG主题理财产品以来,银行ESG主题理财产品发展至今已有近五年时间。根据普益标准统计的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参与发行ESG理财产品的机构不断增加,2021年该类产品数量环比增长66%至73款。2022年,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加强,叠加气候变化等多方面因素,投资者和机构更加注重挑选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产品,银行ESG主题理财产品再次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发行节奏明显加快,环比增长89%至138款。

《证券日报》记者以“ESG”为关键词在中国理财网上搜索发现,截至目前,国内ESG银行理财主题产品数量已发行超200款,发行机构包括青银理财、苏银理财、华夏理财、农银理财、建信理财、光大理财和中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子公司。

谈及ESG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逐步上升的原因,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各类经济主体对于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需求度不断提升。而ESG主题的银行理财产品正是金融机构践行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式,能精准地提升各类投资者的社会责任感,也符合监管机构对于推动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而迎来了快速发展。

从产品特点来看,现阶段发行的ESG主题理财产品,投资期限多在1年以上,风险等级以中级和中低级为主,业绩比较基准在3.1%至6%之间,相较于同期限的非ESG主题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率略高。

从产品投资性质来看,目前发行的ESG主题理财产品仍以固收型和混合型产品为主,暂无权益型产品。自ESG理财产品发展以来,各机构就较少布局权益型ESG产品,主要在于ESG产品的风险把控具有一定难度。

明明表示,一方面,我国上市公司对于ESG相关信息披露尚不够充分,ESG产品在布局权益类资产时面临较大难度;另一方面,我国部分银行对于ESG的研究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人才储备深度有待进一步提升,而打造固收型和混合型产品的难度相对低,更符合我国ESG投资的阶段性特征。

“银行可以通过内部培训或者引进外部专业人才,来提升自身在ESG投资方面的专业能力,并加大ESG相关投教力度,提升投资者对于ESG产品的认可度。”明明建议。

ESG主题理财产品存困境

尽管ESG主题理财产品发行逐渐“升温”,不过其背后也存在一定的困境。李一帆表示,ESG主题理财产品的困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相较其他理财产品而言,ESG主题理财产品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部分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仍然欠缺ESG领域的专业人才储备和投研能力。二是ESG作为一个相对新兴概念,市场主体对其可能存在一定的认知不足,再加之ESG主题理财产品通常追求长期、可持续的投资收益,因而对于偏好追求短期收益的投资者而言可能缺乏吸引力。

李一帆认为,在ESG主题理财产品的设计、运作方面,银行应在符合监管的前提下,持续加快吸纳相关专业领域人才,依托科技赋能持续提升产品投研能力,不断强化投资者宣传引导,推动ESG主题理财产品的营销工作。

明明表示,银行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建立专属的数据库和评分体系,并根据不同投资者的风险收益偏好,打造多层次、特色化的ESG产品,从而加大相关产品的吸引力。

对于未来ESG主题产品的发行趋势及建议,明明认为,随着企业信息披露程度的不断提升、有关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各类经济主体对于ESG投资需求不断上行,预计未来ESG主题理财产品规模将不断提升。为了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银行可能会推出更多类型和策略的ESG产品,预计我国ESG主题理财产品市场也将更加多元、更加丰富。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Copyright @ 2001- news.jhar.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信息传播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黑ICP备2022001748号  网站地图   邮箱:bgm1231@sina.com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网友交流,只供网交流所用、所有权归原权利人,如有关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告之,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