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信息传播网
zoo
当前位置:文化信息传播网 -> 资讯

创新文物主题游径利用方式

来源:中国经济网 时间:2023-06-09 13:37:17 阅读量:9646    

只有在深入挖掘文化遗产多重价值、推进文物活化的同时,多措并举创新丰富游径利用方式,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让文物与旅游深度融合,才能不断提升文化遗产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由国家文物局、四川省政府主办的主场城市活动将于6月10日在成都举行。据介绍,主场城市活动将邀请文化文物战线典型代表作主题讲述,举办“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主题论坛、第三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公布第一批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案例名单、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项目名单、第五届寻找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名单,启动东坡文物主题游径建设试点。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的优秀文明资源。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开展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文物主题游径是以不可移动文物为主干,以特定主题为主线,有机关联、串珠成链,集中展示专题历史文化的文化遗产旅游线路”,从顶层设计上为文物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有效利用是文物主题游径发挥价值、产生效益的实现路径。只有在深入挖掘文化遗产多重价值、推进文物活化的同时,多措并举创新丰富游径利用方式,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让文物与旅游深度融合,才能不断提升文化遗产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推进文物主题游径形式创新。满足游客需求是激发文物主题游的内在动力。围绕文物游径主题,依托区域重要发展战略,串起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传统村落,纳入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美术馆、剧场、文化馆、非遗馆等文化场馆,着力培育文物主题游径需求增长极。比如,依托游径推出“访文物知家乡”“触摸身边的历史”“文物打卡”“古迹寻根”等研学活动;设计徒步、骑行、自驾、露营等游览方式;开展文艺演出、非遗展示、民俗展演、体育赛事等特色活动,不断优化旅游消费空间,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推进旅游与各类文物和文化遗产资源相加相融协同发展。

以文旅融合为牵引,推进文物主题游径业态创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遵循。文物资源和旅游的融合,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延伸,也是价值辐射的扩大。据报道,天津正在积极推出第二批文物主题游径,不再局限于同一文化业态,而是多业态相结合的主题游径。比如区域性的“滨城游”,把同一地域内的文化、游览、餐饮、娱乐等结合起来,让游客在有限的时间内全方位领略津城魅力。这启示我们,实践中应坚持以“文物+旅游”为方向,创新发展“文物+特色街区”“文物+特色小镇”“文物+特色民宿”“文物+传统技艺体验”等新业态,不断丰富游径的打开方式。

以游客体验为重心,推进文物主题游径技术创新。游客体验是旅游消费提质升级的重要环节,也是旅游业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各地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场馆着眼优化游客体验,通过虚拟现实、三维全景、AR等技术赋能,让文物“活”起来,不仅带动了游客强烈的参与感和互动感,而且增强了对历史文物的深刻记忆。文物主题游径也应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游径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为游客提供可视化互动展示、沉浸式体验,以内容生动、形式活泼的呈现方式,增强文物主题游径的知识性、故事性、趣味性和启发性,努力实现人文游径、智慧游径、快乐游径。

以地域文化为载体,推进文物主题游径传播创新。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城市精神,凝合了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创新传播方式,讲好文物故事,有利于展示一个地方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特色,增强区域文化资源的知名度。因此,在推进文物主题游径过程中,有必要通过建立标识统一、风貌协调、具有地域特色的文物主题游径视觉识别与导览系统,强化文化赋能,塑造地域文化品牌,打造本土文化标识。近年来,各地不断推进文物系统智慧化建设,包括开发智慧导览系统,推出多元化导览服务,构建文旅数字“新基建”,加强数字化传播,扩大文化遗产影响力,为推进文物主题游径、塑造地域文化品牌积累了经验。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Copyright @ 2001- news.jhar.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信息传播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黑ICP备2022001748号  网站地图   邮箱:bgm1231@sina.com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网友交流,只供网交流所用、所有权归原权利人,如有关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告之,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