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故事(2)——瓷器的发明
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历代工匠在制陶术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探索和经验积累,终于在公元1世纪烧制出真正的瓷器,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科技、文化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china”在外语词汇里既是“瓷器”,又是“中国”的语义。
从大汶口文化(公元前3850年-前1960年)开始,实现从“陶器”向“瓷器”的蜕变经历了长达3000多年的历程,原料的选择、高温釉的出现和龙窑的使用,成为这一蜕变的关键,凝聚了历代工匠的智慧和心血。
原料的选择
早期制陶所用陶土不加淘洗,后来学会了选择陶土、淘洗土中的杂质,出现了“泥质陶”和“白陶”等。“大汶口文化”时期就开始用高岭土作为原料。到东汉时期,浙江上虞、绍兴等地区的越窑,选用当地盛产的含铁量高、适于还原焰烧制的瓷石,这种瓷石是绢云母和石英的混合体,是高岭土、长石、石英的混合矿物质,是烧制瓷器的基础。
大汶口文化白陶鬶
(山东泰安出土,海外收藏)
高温釉的出现
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光泽好、透明度高、硬度强的石灰釉,这种釉已经适宜做青瓷。商代工匠们掌握了在陶器上刷釉的技术,但胎釉结合还不紧密。汉代在刷釉为主的同时,开始采用浸釉法施釉。到东汉时期浙江上虞地区出土的东汉“双系青釉罐”已经采用全体施釉,胎釉的结合牢固,玻化良好,釉色纯净均匀。
东汉 双系青釉罐
龙窑的使用
早期陶器的烧制在露天进行,把晒干的陶坯在平地堆烧和封泥堆烧,烧出800度以下的温度。人们慢慢悟出“火性向上”的道理,相继出现了半地下的穴窑,实现了从无窑到有窑的进步。在陕西省“客省庄二期文化”(公元前3000-前2000年)就能烧出1000度左右的氧化气氛。“二里头文化”早期出现了由火堂、火门等五部分组成的“馒头窑”。战国时期在广东增城出现了依山傍丘的龙窑。东汉时期,浙江上虞地区已用黏土砖砌龙窑,窑体前衔接处有折腰,后段倾斜度大,升降温快,可以速烧和维持还原焰气氛,烧成温度提高到了1240度。随着龙窑结构的改善,可以烧制坯胎较薄、粘度较小的石灰釉瓷器。
明代“馒头窑”
德化“龙窑”
随着上述工艺技术的改进,瓷器终于在公元100年左右在我国浙江地区的越窑应运而生了。国际陶瓷界把20世纪70年代在浙江省上虞小仙坛发现的东汉瓷窑出土瓷片认定为真正意义的瓷器,无论是成分结构和外观上都具备了现代瓷器的特征,中国瓷器1900年的历史得到国内外的一致认可。
东汉 青瓷标本上虞小仙坛窑址出土
浙江省博物馆藏
东汉 熹平四年(175)
绳索纹青瓷罐
宁波奉化区文保所藏
从这以后,瓷器就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集聚时代与民族的精华,成为中国对世界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伟大创造。直到18世纪英国人制造出骨质瓷、德国人制作出硬质瓷,中国瓷器独步天下的时代才画下完美的句号。
(原创作者:王贵夫)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