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信息传播网
zoo
当前位置:文化信息传播网 -> 资讯

中国陶瓷故事(20)——出窑万彩的“钧窑”

来源:网络 时间:2023-12-12 15:24:00 阅读量:12373    会员投稿

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中心窑场在河南禹县(今禹州市)神垕镇。钧瓷釉色千变万化,主要有天青、月白、紫红、玫瑰红、天蓝等,因其胎釉中的主要色料成分是氧化亚铁,在还原焰气氛中烧成,因此把钧瓷归入青瓷的范畴。

禹州神垕钧窑遗址的窑炉发掘现场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钧瓷历代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诗人曾用“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来形容钧瓷的釉色,乾隆皇帝曾作《赏钧红》一首,用“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还加微炙工。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来表示对钧瓷的垂青。

钧窑天蓝釉紫斑圆盘

钧窑最早见于明代文献,经晚清民国文人的清赏笔记和学术构建而声誉渐升,被列入“宋代五大名窑”之列。1950年著名陶瓷学者陈万里调查钧窑窑址。1973年至今,河南考古部门5次进行挖掘,揭示了钧窑的历史面貌,但对钧窑遗址地层年代和标本年代鉴定等起源时间问题存在一些分歧。

禹州钧窑遗址澄泥池发掘现场

传统观点把钧瓷分为宋代(官钧)、金代和元代。“宋代钧瓷”传世数量少,其产品供御用,胎厚而精纯,釉厚润失透。据清廷档案记载,清廷在使用传世钧瓷时,曾补刻上“养心殿”等字样。这些清宫旧藏现主要在大英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收藏。但对其产于北宋存在争议,有的认为是元末明初。

底部刻有“养心殿”字样的钧窑天蓝釉海棠式花盆托

钧窑产品的基本釉色以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为主,偶有红色或红斑,属于一种分相釉。造成分相的原因,一是与釉的化学成分相关,钧窑的釉水属于高硅低铝,有利于分相的形成;二是与烧成工艺有关,在一定的烧成气氛及降低冷却速度时,釉色分离成两个互不混溶的液相,其中一个液相以无数孤立的小液滴状态流动于另一个连续的液相中,产生千变万化、自然成趣的窑变,成品后在波光散射下形成神奇的乳光效果。

钧窑天蓝葡萄紫长方形花盆

钧窑釉质肥厚,有的釉面出现不规则的流线,俗称“蚯蚓走泥纹”,有的滞留的气泡造成凹痕,俗称“橘皮”或“棕眼”,有的像牛乳中溶以青色颜料,有的像蛋白石一样的光泽,杂以或深或浅的紫、红色,自然散晕成斑或遍布全器,变化莫测,妙趣无穷,令人遐想无限,如入神奇的釉画意境。

蚯蚓走泥纹

钧窑的窑变与其独特的窑炉结构有关。在钧台窑址中发现一座建在地下的专烧钧釉的窑炉,窑床呈长方形,分为窑道、窑门、火膛、窑室烟囱等四部分,窑室后壁的正中间与两侧有三个小孔,烟囱直通窑顶。窑炉专家、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W.D.Kingery参观后认为,窑的结构对于钧釉的充分窑变起着很大的作用。

钧窑钧台窑址

金、元时期钧窑系扩展到河北、山西等地,明清时期扩展到江苏宜兴、浙江金华等江南地区,景德镇御器厂从明代中期开始按照宫廷旧物仿制钧瓷,晚清民国时期钧窑系大幅萎缩,1949年之后河北神垕镇的钧窑得到保护性恢复,2008年钧窑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原创作者:王贵夫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Copyright @ 2001- news.jhar.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信息传播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黑ICP备2022001748号  网站地图   邮箱:bgm1231@sina.com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网友交流,只供网交流所用、所有权归原权利人,如有关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告之,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