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信息传播网
zoo
当前位置:文化信息传播网 -> 资讯

安上村《陇西李氏三田支系》京公后裔

来源:网络 时间:2023-12-20 10:12:22 阅读量:7620    会员投稿

寻根访祖道故里 , 千年跨越忆往昔

——访安上村《陇西李氏三田支系》京公后裔

文/李晓清·李建

在浙江杭州西南山区千岛湖的深山老林,坐落着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家族——陇西李氏三田支系后裔。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陇西李氏家族承载着深厚的华夏文化底蕴和家族荣耀,历代以来都以耕读传家、崇文重教(古有严田二十七进士。今有安上一门双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士本科等人才辈出)。无论是在文化、艺术还是政治领域,都凭借着其卓越的才华和坚定的信念为家族增添光彩,这也是对安上未来人文前景的基石充满无限可能的预示和期待。这个家族的历史、文化与安上村这个坐落在青山绿水间的美丽山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共同书写了一段令人神往的灿烂历史。

安上好风光

谈及安上,不禁让人想起一首民间盛传的民谣:“说安上,道安上,安上坐落锦坑源头上;山好水好绿化好,高山流水村庄好;村东石矶娘娘保福音,村南堂主老爷保安康;将军石塔保安泰,村西观音娘娘保山林;村北陈胡方公看管古木香榧林;高山茶,山核桃,桃花梨花来现舞;秋天里来果实挂满枝,漫山遍野繁忙景象笑盈盈;独特食品粉皮丝,家家户户都会做;欢迎游客来安上,来把粉皮尝一尝;嗡哝嗡哝蜂蜜声,家家户户采摘忙。”山水风光如诗如画,漫山花果竞相绽放,独特美味牵挂人心,心中敬仰护佑安泰。正是这样一幅天然画卷,勾勒出了一座秀美绮丽的中国农家山庄,铸就了一场流传千年的非遗文化,孕育出一个个怀有家族情怀的李氏族人。

要说陇西李氏,必须提及安上村,这个历经风霜却依旧挺立的部落。安上驻地自然村老祖宗迁徙时以清净凉爽而得名,经历了历史变迁和曲折。安上村先后隶属狮峰乡、梓相乡、金水乡、狮峰乡第七保、朱峰乡、朱峰公社、安上行政村、金峰乡等不同的行政单位。村办公场所设在祠堂里。1960年祠堂烧毁,直至1975年,在祠堂原址上重建大会堂,为族人提供休闲娱乐的聚会场所。

在这段长久的岁月里,族人信科、重教,怀有一颗对大自然敬畏之心祭山神、逢年过节做米稞(清明、中秋、七月半、重阳、中秋等重大节日都会做)、捣麻糍、农忙过后组织业余爱好者排练(有狮子班、竹马班、安上村睦刷团等戏剧团)空闲时期到附近邻村演出,推磨、烫粉皮(每逢农历十月初十,安上村特有的节日—安上粉皮节,便在家家户户推磨、烫粉皮中如火如荼地上演着,在物品匮乏的农耕世代作为走亲访友、馈赠亲友的贵重礼品。李氏族人常用“没有粉皮就不算丰年”一语来描绘族人对粉皮的喜爱)。这些民风民俗成为了安上人聊以慰藉的精神寄托,也让在这里居住了400多年的李家世代族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李氏族谱录

在安上村,两本泛黄的族谱资料,乾隆十六年《陇西李氏宗谱》和民国后期梯慎手抄本家谱资料,既见证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乡村社会的发展变化,也展示了李氏家族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这本谱系承载了李氏家族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不仅可追溯到唐朝初期,宗谱详细记录世系传承一个个血脉相连的名字,家族的迁徙历程。据乾隆十六年《陇西李氏宗谱》迁徙实录记载:京公传严田二十世荣公(系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十世孙)由郡庠生入太学任严州府淳安县主簿署知县后为迁淳始祖,其子实英常过安上见其山环水秀卜居与此,为迁徙安上始祖。在安上村繁衍生息,成为了一个颇具凝聚力和认同感的家族,同时也积极参与村庄的建设和发展,成为推动安上村进步的一股重要力量。然而,当我们仔细翻阅其族谱历史时,不难发现其迁徙的真正缘由。

昭王幼子即佯、字伯柔,生于唐懿宗咸通辛巳年,因巢乱更名京,避难而迁徽州婺源之黄墩、占周易,得干九二卦,见龙在田之吉象,遂以田名其村、后以曾孙贵懋,贵赠安南节度讨击使银青光禄大夫、京生仲皐、皐生三子德鹏、德鸾、德鸿诗礼传家人,文蔚起或官居他省、或贸迁异地、而严田、界田、新田、理田、蓝田、环田、各宗派,而迁淳一派为严田之系、德鸾传二十世生荣,由郡庠入太学任淳安主簿,荣公为官清亷,德政宜民,任满辞归故乡,当地百姓遮道挽留荣公,盛情难却,遂留居住李方家。荣公生四子。长子实英经常路过安爽,见其山环水秀,适宜居住,便求卜定居这里;看到这里山势高且险峻,泉水甘甜且土壤肥沃,没有徭役的限制,没有官府的禁令,没有吵闹和骚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心所欲,便占卜后定居于此,世代延承至今。

世事变迁,岁月如梦。有幸得以宗谱资料记载明晰,通过珍贵的宗谱资料考证,寻根溯源找到始祖发源地婺源严田认祖归宗,李家族人深感责任重大,决定重新续修宗谱,还原家族历史的真实面貌,传承家族的优良传统。

寻根话别时

国有史家有谱,族谱记载见证了一个家族世代的血脉延续、家族文化的传承,让后人知道自己的根出自何处。如果一个家族的家风废乱松弛,就会导致昭穆混淆、尊卑倒置,家族的水木本源就会混乱无章。因此,族人参照族谱结合近代发展文明精神资料,列出了诸项日常行为准则,制定了十二条家规:敬祖、孝亲、邢妻、教子、弟长、奉公、怜孤、恤寡、睦族、和邻、慎交、择配等。盛世修谱、寻根溯源、认祖归宗,对一个家族来说,这是留给后人最好的贵礼,亦是无价之宝。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距离上一次民国十二年修缮已经过去了整整一百年。在这个值得纪念的重要时刻,陇西李氏三田支系后人今还原老祖宗的画像:渊公像、世民公像、一世祖京公像、二世祖仲皋公像、三世祖德鸾公像。参照乾隆十六年《陇西李氏宗谱》画像资料(距今已有273年历史)。在修缮过程中,后人们不仅对家族历史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考证,还对老祖宗的画像进行了精心地绘制和修复。这些画像线条流畅、色彩鲜艳、栩栩如生,再现了老祖宗当年的风采和神韵。它们不仅是家族传承的重要象征,也是后代子孙们敬仰先祖、传承家族优良传统的珍贵财富。

2023癸卯年十月初十日吉时,安上村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迎接老祖宗画像仪式。此次仪式的成功举行,离不开陇西李氏祖祖辈辈传承的优良习俗,这是一种深入骨髓里的信仰,一种血脉相连的默契。从最初的一两个人参与,到三五个人回应,再到几百人的热烈响应、积极参与(有一个全村人的群,命名旮级头,村里的大事小情都可以在这里说),工作生活在各地的李氏族人纷纷知晓,不约而至。有的特地从省外及杭州工作的请假回来,有的从千岛湖以及老家赶来迎接。

当所有人员到齐后,车队便浩浩荡荡地向着老家进发,于吉时10:18分,顺利到达村口,由90岁高龄长寿族长李江西带领全村男女老幼列队迎接。在庄严的氛围中,村民们汇聚一堂,形成了一幅天然和谐的幸福画卷。锣鼓震天,香烟袅袅,笑容满面地迎接老祖宗的画像。祭拜仪式结束,准备午餐,摆桌、摆凳村里男女老幼各尽其职,忙得不亦乐乎,其乐融融,一个个脸上充满着喜悦,正所谓大喜过望,欢声雷动。

《诗经》曰:“子子孙孙,勿替引之,给予厚望为序。”你可以说是山无陵水为竭的执着,你可以说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浪漫,你也可以说是红豆尚可期,牵挂无已时的缠绵,你还可以说是结发为情感,恩爱两不移的信任,形式只是它的外表,而文化才是它的风骨,顾盼生辉是你,阳春白雪是你,一笑倾城也是你,我陪你鲜衣怒马,你伴我夜落归家。在这庄重的仪式中,村民们纷纷流露出对先祖的崇敬与怀念,充分展现了对家族优良传统的承袭与弘扬。族人以虔诚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向先祖们致以最高的敬意,同时也向世人传达了对家族传统的珍视与热爱。这一活动不仅让族人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也让族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家族传承的重要性。深知只有珍视家族传承,才能让家族发展更加繁荣昌盛、薪火相传,这份厚重的文化传承将永远铭记在全族人的心中。巍巍华夏,亘古至今,开天辟地,人伦之始,家国之基,社会之本。自生民之初,历朝历代鲜有不重俗者。然之丁旺,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负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任,上示宗庙延续祖先血统。保持优良村(家)风,下继后世,教育后代,承传祖德,为后代所垂范,天地以辟,万物滋养于斯。天润其精,地润其黄,仰若高山哉,其情之万代,浩若苍穹哉,其爱之永恒。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安上子孙的明天会更好。

而今中国有梦,国富民丰;树高万丈不忘根,人行万里不忘祖。愿吾安上《陇西李氏》三田支系家族子孙后代血脉永旺,世代昌隆!

公元2023癸卯兔年十月初十日

京公三十九世 李晓清·李建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Copyright @ 2001- news.jhar.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信息传播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黑ICP备2022001748号  网站地图   邮箱:bgm1231@sina.com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网友交流,只供网交流所用、所有权归原权利人,如有关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告之,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