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顶黄芽传统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制茶大师曾志东
匠心濡叶:一芽一韵传茶人风情
——访蒙顶黄芽传统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制茶大师曾志东
千百年来,雅安名山之巅的蒙顶山,以一片蕴含千年智慧的东方嫩叶为媒介,悠然架起了与世界交流的桥梁,编织了一幕幕绚烂夺目的茶文化传奇,深刻地诠释了“世界茶源”的无上殊荣。身为国家一级评茶师与高级制茶师之翘楚,兼任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理事、雅安市手工茶行业协会副会长、四川省雅安市蒙顶山吴理真茶文化研究院院长,以及雅安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雅安市名山区第三届委员会常委等多重身份的曾志东,以身作则,肩负使命,以精湛的技艺炮制“蒙顶黄芽”手工茶之珍品。在他手中,茶叶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艺术的结晶;而他绘制的也不只是茶的色、香、味、型,更是蒙顶山茶文化悠久的历史长卷与深邃的精神图谱。
茶香越千年
在浩瀚的茶文化长河中,流传着这样一句隽语:“茶中极品出华夏,华夏名茶聚蒙顶。”蒙顶山茶,其历史可追溯至西汉之初,距今已有两千余载春秋。彼时,茶祖吴理真于蒙顶之巅,驯化、种植野生茶树,开创了人工种茶的历史先河,遂使蒙顶山成为华夏乃至世界茶文化的摇篮,被誉为“茶圣山”与“茶文化”之源。那七株被岁月雕琢的“仙茶”,见证了时间的流转,亦赋予了蒙顶山“仙茶故乡”之殊荣。
当历史的篇章翻至唐玄宗天宝元年,蒙顶山茶荣耀加冕,荣登皇室贡品之列,从此开启了长达千年的辉煌贡茶历程。其间,蒙顶茶以其无与伦比的品质,独步宫廷,不仅成为了皇家祭祀与朝拜仪式上的尊贵之选,更以其独特的口感与韵味,赢得了历代皇室的青睐与赞誉。自唐迄清,岁岁采贡,年年入朝,从未间断,长达1169年。千佛寺之种、净居庵之采、智炬寺之制、永兴寺之供、天盖寺之祭,无一不诉说着蒙顶贡茶的辉煌过往。
“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曾志东,这位生于蒙顶山的茶乡之子,自幼便浸润于茶香之中,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童年,是伴随着茶香的熏陶与茶文化的滋养而铺就的,那份对茶叶的热爱与执着,如同蒙顶山上的云雾,缭绕于心,挥之不去。在他的记忆中,家乡的父老乡亲皆顺应天时,勤劳耕作;而他的父亲,虽然是一位普通的制茶人,却以一颗仁爱之心,常常慷慨解囊,帮助邻里渡过难关,因此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大哥”。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之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助人为乐、做事先做人,做好人、做好茶”之道,深深地烙印在曾志东的心中,成为他日后在茶界深耕细作的坚实基石。
1993年,曾志东从联江职业学院茶学专业毕业,怀揣着对茶的深情与梦想,步入茶界,从田间地头的辛勤耕耘到茶厂车间的生产实践,他一步步地积累着宝贵的经验,对茶的认识也愈发深刻。那份对茶的热爱与执着始终未改分毫。2004年,正值名山茶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四川苗溪茶场,制茶车间工作的曾志东毅然选择返乡创业。并创立了雅安市蒙山顶上茶业有限公司,集茶叶种植、制作、销售于一体,致力于将蒙顶山茶产业发展推向新的高度。同年,他注册成立了“雅安市蒙顶山吴理真茶文化研究院”,开启了茶业与文化深度融合的新篇章。
三十余载的茶界耕耘,让曾志东对蒙顶山茶有着难以言喻的深厚情感。他时常回忆起儿时随长辈采茶的情景,那“冰绡碎剪先春叶,石髓香粘绝品花。”的诗意画面至今仍历历在目,而这份对茶的挚爱之情早已化作他传承与弘扬蒙顶山茶文化的使命与担当。他先后接受了CCTV-2消费主张、CCTV_7农业频道、央视直播《最美乡村》走进蒙顶山、《节气里的大美中国》雨水、《四川新闻》、《四川观察》、《四川文旅》、境外媒体,中国香港、美国、荷兰、法国等的专访,讲述茶缘茶事,以及蒙顶黄芽的传统制作技艺;荣获了茶文化传播成就奖;被名山区委党校和雅安市和敬汉嘉茶文化培训学校聘为茶文化宣讲老师;更被授予“制茶大师”及“蒙顶黄芽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的崇高荣誉。特别是2024年6月,名山区委区政府,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把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面的蒙顶山贡茶,原本的请回到蒙顶山茶史博物馆展出以后,进一步增加了曾志东对蒙顶山茶宣讲的决心与信心。
“茶之于我,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文化的载体与传承的纽带。亲历贡茶回蒙顶山一事,深感蒙顶山茶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坚定了我想要将蒙顶黄芽发扬光大的决心。”曾志东言犹在耳,道出了他作为茶人的初心与使命。他将以研究院为平台,深入挖掘整理茶文化资料,通过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让雅安蒙顶山茶名扬四海,这是他的目标,也是雅安茶人共同的愿景。
茶韵传四海
在“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的千古绝唱中,漫步于蒙顶山麓,古朴的手工茶坊宛如历史的低语,镶嵌于翠绿的山峦之间,茶田层叠,碧波万顷,随山势起伏,绘就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山间云雾缭绕,手工茶厂静谧矗立,生机盎然,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和谐共生的见证。此情此景,与毛文锡笔下所绘的“蜀之仙境蒙山立,五顶巍峨茶园碧。春分前后人倍忙,茶香四溢飘云际”相得益彰,又与王越所述“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不谋而合。
蒙顶黄芽作为黄茶中的瑰宝,其采摘如同昙花一现,每年仅十日左右的精华时光,制作技艺非常的精细考究,前后至少要历经十五天左右方能成就其至臻品质。它以“三黄三香三甜”的曼妙韵味,独步茶界,被誉为最神秘的茶。其干茶色泽金黄璀璨,茶汤黄亮通透,香气高雅袭人,滋味甘甜浓厚,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极致诱惑,令人回味无穷,难以忘怀。清代赵懿笔下的蒙顶山茶,更是将这份甘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名山之茶美于蒙,蒙顶又美之,上清峰茶园七株又美之,世传甘露普慧禅师手所植也,二千年不枯不长。其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蒙覆其上,凝结不散,以其异,谓曰仙茶。”
然则,这承载着千年茶韵、文化底蕴深厚的茶源圣地,以及名誉茶界的“仙茶”,其光芒尚未完全照亮世间的每个角落。“蒙顶山茶目前还处在一个原材料初级阶段,提升其附加值,弘扬蒙顶山茶所具备的浓厚茶文化,既是茶人的使命,也是乡亲们的期盼。”曾志东如是说。
为此,他积极参加政府举办的各种“茶事活动”,利用茶展销会等平台,拓宽市场,吸引八方来客。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茶文化旅游节的成功举办及知名人士的助力,蒙顶山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了质的飞跃,外销之路越走越宽广。曾志东所倡导的茶文化,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而是对诚信与品质的坚守与匠心,更是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与承诺。他拒售劣品,以健康饮茶为核心,坚守做好人、做好茶,让茶成为连接人心、传递温暖的桥梁。
如今,蒙顶山制茶技艺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这一“有名茶,无名牌”的古老茶文化得以重生。依托“世界茶文化圣山”与“非遗手工黄芽”两大IP,当地因地制宜,想方设法,精心打造,规范手工茶非遗传承制作技艺,让千年茶香跨越时空的界限,让千年茶文化走出蒙顶山、家喻户晓。
“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曾志东常感怀:“茶文化的精髓,应如涓涓细流,润泽心田,让每个人都能品味其韵,领悟其道,唯有如此,蒙顶山茶方能跨越千山万水,香飘四海。”他期望蒙顶山茶文化的振兴,能引领乡村振兴的浪潮,实现着经济与文化的双重繁荣。
茶馨映纯心
于浩瀚茶海之中,当机械轰鸣成为常态,曾志东却以茶匠本色,坚守在传统非遗制茶技艺的复兴之旅上,让蒙顶山手工茶文化的精髓在当代社会熠熠生辉,成为雅安茶产业转型升级的璀璨星辰。他偕同十余位青年才俊(徒弟),以匠心筑梦,追求品质极致,精心雕琢每一片茶叶,确保其安全健康,高端雅致;同时,深入挖掘蒙顶山两千年的文化底蕴,借助蒙顶黄芽非遗技艺之东风,为茶叶披上文化的华服,铸就了独树一帜的品牌之魂,使这份古老的茶香、深厚的茶文化,跨越时空,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夺目的光彩。正如他所言:“历史长河中,物换星移,唯精神品质长存,如万里长城映照古今。”
追溯往昔岁月,曾志东的心灵深处仍铭记着那段人生旅途中最为温暖的邂逅。彼时,他初涉职场,自乡野间走出,踏入了繁华都市的门槛,自蓉城之畔一路向西,直至塞上宁夏,每一步都踏着岁月的风霜,每一步都烙印着成长的足迹。孤身一人,无亲无故,唯有那份深植内心的孤勇和坚韧,成为了他最坚实的后盾,在风雨飘摇中引领着他不断前行。
也正是这份热血与纯良,让他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幸运地邂逅了生命中的贵人——刘先生。刘先生以一双慧眼,洞察了他内心的纯净与坚韧,更以如父般的慈爱,悉心传授他处世之道,教诲他坚守真诚与原则。这份深厚的师徒情缘,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不仅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更成为了他心中永恒的灯塔,其影响力之深远,如同儿时父亲那深沉而厚重的教诲,深深地刻印在他灵魂深处,难以忘怀。
贵人可遇,然本性纯真尤为可贵。时至今日,曾志东在传承茶艺、收徒授艺的过程中,始终秉持着“德才兼备、心存善良、吃苦耐劳、助人为乐”的核心理念。他婉拒了所有形式的拜师之礼,坚决反对将师徒关系染上功利色彩。在他看来,一个真正卓越的茶人,其灵魂深处必定蕴藏着高尚的品德与无私的爱心。他常言:“人生旅途,虽有贵人相助之幸,然个人之修养与不懈奋斗方为成功之根本。我所传授的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制茶技艺,更重要的是一种积极向上、助人为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道德品质,皆是肺腑真言,皆是亲身历练的精华,旨在引领后学者探寻属于他们自己的茶道真谛。”
世人常言,“慈不掌兵,义不经商”,但在曾志东身上,我们却看到了“大爱无疆,心纯致远”的崇高境界。对他而言,经营茶叶,远非简单的商业行为,而是文化的传承、情感的交流,以技化人的践行者。他以一颗真诚之心待人接物,脚踏实地做事,以诚信为本,童叟无欺,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助人自助”的人生哲学。这份自幼养成的纯净与善良,在时光的磨砺下,非但未被消磨,反而愈发显得珍贵动人,如同一杯历经了,一杀青、两包黄、一摊放、三复炒、七天闷、一烘焙、再提香的蒙顶黄芽,最终得以在杯中绽放重生,历久弥香,散发出独特的芬芳与韵味!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