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德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创始人高永红
千锤百炼铸匠魂, 砥砺深耕谱华章
——访池州德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创始人高永红
在皖南山水相映的池州大地上,一座以“中国制造”为脊梁的工业丰碑正以磅礴之势崛起。池州德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这家从作坊式工厂蜕变为行业领军者的民族企业,用二十余载光阴书写了一部“千磨万击还坚韧”的奋斗史诗。走进这座现代化工业园区,迎面而来的是数字化车间里精密仪器奏响的工业交响,是研发中心内科技火花迸射的璀璨光芒,更是董事长高永红眼中那份永不褪色的工匠执着。在这里,“中国制造”四字被赋予了更深邃的维度——它是淬炼于岁月长河的匠心传承,是烙印着民族气节的精神图腾。
淬火成钢 在时代熔炉中锻造筋骨
过去几十年,中国凭借庞大的制造规模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成功地跻身全球制造业的前列。然而,随着全球制造业向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全球竞争的加剧,单纯依赖传统制造模式已经难以持续,中国必须向高质量、高技术含量的智能制造转型。中国从“制造大国”向“智能制造强国”的转变,正在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的新焦点。在这一征途中,池州德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在董事长高永红的带领下将“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徽商风骨铸入钢铁齿轮,让“中国智造”的强音在矿山深处轰鸣,向世人展示了一幅从“螺丝钉作坊”到“行业坐标系”的壮阔画卷。
2005年,当高永红在1000平米厂房挂起“德特机电”牌匾时,没人想到这簇星火能燎原整个水泥装备领域。“当时车间里听得见穿堂风,但听不得客户说‘国产设备不行'。”这位理工科出身的掌门人忆往昔,眼中仍闪烁倔强的锋芒。彼时,池州德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的设备就是十来台的二手机床,工人吃住都在车间。“我们心里揣着团火。”回忆创业维艰,高永红——这位掌舵者的目光穿越时空,仿佛又见当年焊花四溅的夜晚:“想象不到的难”。虽然如今已是行业标杆企业,但回望创业之路,高永红看上去仍旧心有余悸,就是这六个字,也带有一种凝重感。
早在企业创立之初,高永红就提出,只有产品和服务才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只有做专做精、做好做久,企业才能生存发展,行业才能基业长青。为此,池州德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从那时起就将技术研发对标国际一流技术,依靠自身力量,坚持走引进、消化、再创新之路。然而,创新,意味着一切都要从0开始。为了依托行业基础进行产品研发,吸引更多高层次的人才,高永红可谓费尽周折。这还不算难,更难的还在后面。为了赢得市场认可,高永红多次拿着新技术与产品一遍又一遍地实验、检测,直到达到国际标准为止。但产品质量过关与用户认可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为了打开市场,高永红常常带领团队一次次地推销、公关。从企业创立再到赢得市场认可,一晃就是多年实践。
“当时我们翻烂了300多页的国际标准手册,光是焊接工艺就迭代了不知道多少个版本。”正是这种“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让德特机电在矿山机械领域扎下深根——从为本地水泥厂提供基础配件,到自主研发出首台设备,德特机电的成长史镌刻着中国制造突围的典型轨迹。如今,池州德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已成为一家专业从事矿山、水泥建材设备及相关核心零部件生产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公司致力于科技为第一生产力,拥有一支较强的技术团队,现有中高级技术人才20余人,目前已获多项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并与哈工大等多家单位共同起草制定焊接国家标准。公司产品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等认证,拥有多项核心专利,2019年被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认定为安徽省“专精特新”企业,2020年8月31日在安徽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专精特新板成功挂牌,2022年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建材、海螺集团、台湾台泥集团等五百家企事业单位,足迹遍布欧美及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中国机电设备行业和水泥行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极智突破 在技术深水区雕刻标准
多年来,池州德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始终坚持“创新求发展,绿色赢未来”发展理念,围绕“厚德载物,和谐共赢”的经营理念,以“敬业 仁义 诚信”的企业精神,加强科技创新、强化市场开拓、打造一流品质、树立卓越品牌。面对国内发展新趋势,池州德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进一步理清科技创新主攻方向,明确了粉体装备、骨料装备以及窑协同处置等六大研发方向,持续为水泥产业提供技术支持,输出高水平科技成果,在产品技术升级、成本控降、质量提升等方面发挥研发“龙头”作用。目前,公司已自主研发CK450立磨、篦冷机配件、堆取料机、国产立磨、回转窑、进口磨ATOX50配件、螺旋输送机、皮带机、砂岩破给料机、石灰石破碎机、提升机、斜拉链、中型板喂机、重板机、装船机等产品,拥有板式给料机、布袋收尘、空气斜槽、立磨回转阀、螺旋输送机、破碎机、提升机、重板给料机、锤式破碎机转子等整机设备。
“对于我们工业制造企业来说,工匠精神不是手工作坊的浪漫想象,而是用现代管理体系将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工业美学。”高永红抚摸着车间里一台台见证企业变迁历史的设备,道出质量革命的深层逻辑。正是这种将传统匠艺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智慧,使得池州德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赢得了客户的追捧、同行的尊重、市场的回报。这里诞生的一系列产品将设备使用寿命延长3倍,被院士专家誉为“水泥工业装备领域的基因革命”;面对无数严峻工况挑战,装备领域的基因革命创造性地更新迭代一套又一套设备,模拟一种又一种材料。“客户痛点就是我们创新的起点。”高永红翻开厚厚的《客户解决方案手册》,里面记录着为每个项目量身定制的工艺改良。这种“将产品做成艺术品”的极致追求,使得企业成为行业里公认的“绝对的技术派”。
曾经,在工程机械行业爆发式增长的那几年,池州德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却经历最艰难的时刻。同行之间的价格战,使得坚持品质的池州德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举步维艰。即便如此,高永红始终认为“全世界所有的百年企业,没有一家是靠价格战活下来的。无论市场环境多么艰难,我们仍然坚持严格的付款条件、不打价格战,没有应收账款。“在追求合理利润的前提下,降低成本,一定会降低品质,面对巨大的生存压力,池州德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始终不肯用价格换质量,依然坚持高研发投入,每年投入大量研发经费和人才经费,以确保产品的过硬品质、技术的领先地位。“功不唐捐,玉汝于成”。也正因如此,才成就了池州德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中国民族品牌”的响亮称号。
破界远征 在百年变局中擘画蓝图
深耕行业20年,如今的池州德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搅拌行业的领军企业。回顾创业之路,高永红坦言,池州德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在创业之初就对标国际一流企业,寻找高精技术,根据中国国情和市场消化创新,专注高端产品的研发生产。“学习,就是最快的超越”。为求取“真经”,高永红曾赶赴多方市场考察,学习世界顶尖品牌,聘请全球专业人才,采百家之长为我所用。
当下,节能降碳、绿色智能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降本减排、提质增效成为指引企业在变局中求索的总纲领。作为设备制造商,池州德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深入整合资源,发挥好装备产业链优势和上市公司平台作用,在技术创造、新一代产品开发,环保投入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数字化转型方面练内功,推动传统建材装备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加快打造绿色工厂、释放出更多增长动能;坚持科技创新,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及解决方案,为客户创造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站在池州德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的车间向外眺望,“中国德特”的标识正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们要做的不只是设备供应商,更要成为全球矿山智能化的系统服务商!”未来,在高永红的带领下,池州德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将更加精心绘制“多元战略版图”,进一步做大高端智能产业,加快发展金融投资业,稳步拓展农机、生物工程等领域,为客户和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才为根本,以科技为支撑,以资本为纽带,打造一个实力雄厚,核心竞争力强大的企业集团。
如今,池州德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这个深谙“磨砺哲学”的企业,正将视野投向星辰大海。当被问及何以保持创业激情时,高永红轻叩“初心石”上的斑驳字迹——“越是硬仗越要打出中国制造的脾气”。从千平车间的铿锵锻打到全球设备的雷霆轰鸣,池州德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用二十年完成了一场静默而壮烈的产业突围。当高永红带着团队在凌晨研讨技术方案时,中国制造的晨雾正在消散,而中国智造的朝阳,正从他们布满老茧的掌中冉冉升起。“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或许就是新时代工匠精神最诗意的注脚:在永不停歇的自我超越中,将民族的姓名刻进世界的基因。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