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信息传播网
zoo
当前位置:文化信息传播网 -> 资讯

著名斫琴师、髹漆工艺非遗传承人洪秀宝

来源:网络 时间:2025-03-18 17:31:32 阅读量:11313    会员投稿

灼灼匠心传承斫琴文化 ,孜孜不倦推进发展进程

——访著名斫琴师、髹漆工艺非遗传承人洪秀宝

著名斫琴师、髹漆工艺非遗传承人洪秀宝

作为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古琴历经千年的历史沉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浪漫情缘,到伯牙子期的知音之交,古琴始终以文化瑰宝的身份,在非遗传承人的代代延绵下,在时代的洪流中闪耀着光芒。其中制琴的斫琴师更是以极高的美学造诣与精益求精的匠心情怀,打造着千年文化古琴,以不断传承和发展的斫琴技艺向下延续,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而生生不息。作为著名斫琴师,更是髹漆工艺非遗传承人,洪秀宝以热爱踏上斫琴之旅,以“择一事钟一生”的匠心坚守为斫琴事业持续深耕,并在传承非遗髹漆工艺中为斫琴工艺增添光彩,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推进着千年斫琴事业的不断传承和进步。

心怀热爱 延续传承

古琴,又称瑶琴、七弦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之首,其音色独特,制作工艺繁杂是我国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拨奏弦鸣乐器之一,堪称中华文化的瑰宝。

古琴文化的细腻也体现在它的精神力上,它不仅被用来抒发情感、寄托理想,更超越了单纯音乐的意义,成为中国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征。慢工出细活,时间是丈量一件优秀作品分量的刻度。在悠悠华夏文明长河中,古琴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其制作技艺更是一门精妙绝伦的艺术。洪秀宝作为这门古老技艺的传承者,她和与琴的缘分可追溯到幼年时期,她的祖父洪明高是一位技艺精湛的斫琴师,在祖父的教导下,在洪秀宝幼年时期,她便时常目睹祖父以木料制琴,在祖父的手下,木材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将此雕琢成一件件古朴典雅、音韵悠长的古琴,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而就在浓郁的文化氛围熏陶下,她对斫琴更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就这样,洪秀宝从幼年时期就开始日复一日地练琴,斫琴,不断打磨自身对古琴的认知,提升古琴弹奏、欣赏的水平,修炼古琴斫制的技艺。早年以精通琴、棋、书、画,而闻名,而后乃至五音六律俱全如“一宫、二商、三角、四徵、五羽”,乐之音色美妙的犹如焦尔琴弹奏的高山流水,是以拥有琴之文化底蕴,成为了她一生的信仰和内涵追求。

著名斫琴师、髹漆工艺非遗传承人洪秀宝

“小时候每天练习三四个小时,一般人的身体还真吃不消。”谈到学琴的往昔,洪秀宝笑谈,正是这份坚持,才成就了现在的自己。

随着逐渐成长,洪秀宝对于斫琴的热爱丝毫未减,更是立志于投身斫琴事业中,以匠心推进文化传承,弘扬中华优秀琴文化。为此,2003年,她开始踏上了斫琴之旅,与家人一同制作古琴,从选材、设计到雕琢、上漆,她不断在斫琴中体味斫琴文化的内涵与韵味,在岁月的沉淀中精进斫琴技艺,以精益求精的匠心情怀,守望着斫琴文化的延绵发展。

漆艺传承 匠心雕琢

古琴艺术文化穿越千年,在如今的新时代下仍然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它作为文化瑰宝始终在人们的心中流淌着清微淡远、中正平和,而古琴的制作更是一个需要沉下心来的过程,对斫琴师的内心世界有着极度考验。可以说,每一张古琴都凝聚着斫琴师的心血与智慧,从选材、造型、槽腹制作到上漆、装配,每一步都饱含着传统工艺的精髓。然而,随着时代变迁,传统古琴制作技艺面临传承困境,亟需新鲜血液注入。洪秀宝肩负传承使命,期望培养出一批热爱古琴制作、技艺精湛的新生力量。

在古法制琴工艺中,需以蚕丝为琴弦,以桐木为琴面,梓木为琴底,历经打磨、髹漆、装配等十大工类工序方可制成,此外,古琴更是被赋予了儒家“中和之道”、道家“自然之道”乃至佛家“无我之道”的思想,在尺寸形状上与其响应,以此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在斫琴师制琴时,更是需对尺寸有着严格的把控。在深入斫琴工艺学习的过程中,洪秀宝时刻践行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严苛的工序打磨与把控下,还不断精进着工序技艺,尤其是漆艺方面,洪秀宝有幸得到福建省级漆艺大师郑云涛先生和福州特级大师陈秋芳的悉心指导,深入学习传统古法漆艺的技艺,以髹漆工艺非遗传承人的身份持续打磨着斫琴技艺,致力于所制作的每一张古琴都能蕴含独特的文化韵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著名斫琴师、髹漆工艺非遗传承人洪秀宝

从一块老木材到琴音悠扬深沉的古琴,每一步制作流程都凝聚了洪秀宝的心血与专注,在灵感的火花与不懈激情的驱使下,她以文化为桥梁,在制作中独具匠心,赋予每张古琴以鲜活的生命活力,而这些历经蜕变的艺术品,更是以一种超然物外、清雅脱俗的意境,赢得了众多企业与艺术家的青睐与珍藏。

古琴的制作与打磨正是斫琴师的心路写照,古琴有着丰富的音律变化,五度即生律,对于应按有着极大的考究。因为,古琴对于斫琴师的要求不止在于精湛超然的制作工艺,还要有着极高的美学造诣和绝对音感。而洪秀宝不仅是一位精通古琴制作工艺的大师,更在古琴弹奏上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与造诣。她曾受到古琴演奏家龚一老师及李祥霆老师的技法指导,并长期在龚一老师的九派琴院学习,与院长梁惠君老师研学古琴艺术长达十几年之久。

岁月悠悠,见证了斫琴师洪秀宝在古琴艺术领域的深耕细作与卓越成就,而她更是始终以执着专注、追求卓越的匠心在斫琴事业中坚守。在制作中,为了体现古琴散、泛、按三种音的特质,洪秀宝会对选材、开体、槽腹、合板、装配、裹布、批灰、发漆、揩清、成琴、上弦等数百道工序严格把控,更是以非遗髹漆技艺与音感感知精心打磨着每一张古琴,使其深谙历史文化韵味,以生命活力诉说着传统古琴文化,让悠扬而又深沉的琴音于新时代中传扬。

桃李满园 春色花开

从提有兴趣的孩童时期,到技艺精湛的如今,洪秀宝深耕斫琴事业几十年,始终以热爱和情怀践行着工匠精神,并在不断精进中传承斫琴文化,推进着文化发展进程。

在2020年10月29日,洪秀宝被绍兴市石语堂玉石文化博物馆聘请为非遗古琴项目的研究馆员,并同时担任大舜余音文物有限公司董事长,她以深厚的斫琴技艺实力在新时代的舞台上收获掌声,而更是在不断地认可中,她将持续精进斫琴技艺,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为推动新时代斫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持续奋斗。

最为难得的是,洪秀宝老师愿意将古琴制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为大众传授技艺与心得。学员在教学中,全部遵循古法,从老桐木、老杉木,老梓木等优质木材的挑选,到鹿角霜、大漆等天然材料的运用,再到依循古法的制作流程,确保每一位学员都能掌握最纯正的古琴制作技艺。重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每位学员都有充足的实践机会,亲手参与古琴制作的全过程。从木材斫制、打磨,到琴体成型、上漆,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技艺。

著名斫琴师、髹漆工艺非遗传承人洪秀宝

“凤栖于桐,结丝为弦,始祖伏羲,斫木成琴。”为了让学员们感受更好的学习氛围,洪秀宝在周庄古镇,为学员提供了一个沉浸于古琴制作艺术的理想空间,让学员在宁静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从基础课程开始教起,到制作工艺课程,表面处理课程,装配与调试课程,毕业作品指导,全部由洪秀宝老师全程跟进。

“暑假办教学的时候,就有人好奇推门而入,有些是看看,有些则扎根来学习,每天学习三小时。”洪秀宝说,很多人最担心年龄、学历和基础问题,其实无须担心这些,从18 - 75周岁,身体健康,对古琴制作有浓厚兴趣;学历不限,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与动手能力;态度有耐心、细心,热爱传统文化,愿意潜心学习古琴制作技艺,遵守教学纪律都可以学习。课堂有专业导师,从最基础的知识讲起,带学员一步步领略古琴制作的精妙,结交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探索这古老技艺的魅力。

学习古琴制作,不仅是掌握一门手艺,更是在喧嚣世界中寻得内心的宁静港湾。亲手雕琢每一块木材,调试每一根琴弦,收获的是一份独一无二的匠心,是一份能抵御外界风雨的底气!

育人亦斫琴。在洪秀宝看来,不管是在课堂里育人,还是在琴室中斫琴、教琴,都是一种传承——传承文化,传承精神。而她,也将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行。

以匠心为音,以情怀成弦,洪秀宝与斫琴文化的故事将继续被书写,以其精益求精的深厚斫琴技艺,在不断钻研的过程中,伴随着悠扬而深远的琴音,她将在新时代文化传承的道路上持续前进,以促进中华优秀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使其风禾尽起,熠熠生辉。

报名时间:2025年3月1日时间

报名咨询: 洪老师15821829620

著名斫琴师、髹漆工艺非遗传承人洪秀宝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Copyright @ 2001- news.jhar.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信息传播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黑ICP备2022001748号  网站地图   邮箱:bgm1231@sina.com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网友交流,只供网交流所用、所有权归原权利人,如有关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告之,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