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信息传播网
zoo
当前位置:文化信息传播网 -> 资讯

户部造大清铜币粤字当十文:古币中的历史遗珠

来源:网络 时间:2025-07-06 15:44:18 阅读量:18046    会员投稿

户部造大清铜币粤字当十文:古币中的历史遗珠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钱币收藏领域,户部造大清铜币粤字当十文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与艺术魅力,成为众多收藏爱好者眼中的珍品。它不仅是一种曾经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更是一部浓缩的晚清历史,承载着那个时代的经济、文化与社会风貌。

一、应运而生:晚清币制改革下的产物

清朝末年,传统的制钱制度面临着诸多困境,诸如铜价上涨、私铸泛滥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货币的正常流通和国家的财政秩序。为了挽救日益混乱的货币体系,清政府决定推行币制改革,引进西方先进的造币技术,铸造新式铜元。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户部造大清铜币粤字当十文于光绪年间诞生。

“户部” 作为清政府掌管财政的重要机构,负责统筹全国的货币铸造与发行。而 “粤” 字则代表着广东省,说明这枚铜币是由广东省的造币厂铸造。当时,广东省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经济,成为了新式币制改革的前沿阵地。广东造币厂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机器设备,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使得铸造出来的大清铜币工艺精湛,质量上乘。

二、工艺美学:方寸之间尽显匠心

从外观上看,户部造大清铜币粤字当十文设计精美,工艺考究。正面中央刻有 “大清铜币” 四个大字,字体端庄规整,遒劲有力,彰显出皇家的威严。中间的 “粤” 字标明了铸造地,四周环绕着满文,体现了清朝满汉文化交融的特点。上方边缘铸有 “丁未” 纪年,代表着铸造年份为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下方则是 “当制钱十文”,明确了币值。

铜币的背面,一条栩栩如生的蟠龙占据了中心位置。龙身矫健,鳞片清晰,龙须飘逸,双目炯炯有神,尽显帝王之气。蟠龙周围环绕着英文,“TAI-CHING-TI-KUO COPPER COIN”,意为 “大清帝国铜币”,这不仅是当时中国与国际接轨的一种体现,也从侧面反映了晚清时期中西文化碰撞的时代特征。币面的整体布局合理,线条流畅,每一处细节都经过精心雕琢,展现出了高超的造币工艺和独特的艺术审美。

三、历史沉浮:见证晚清社会变迁

这枚小小的铜币,在其流通的岁月里,见证了晚清社会的诸多变迁。它经历了清末的内忧外患,见证了辛亥革命的爆发,以及清王朝的覆灭。在经济领域,它作为新式货币参与了晚清的商品流通,反映了当时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商业的发展与变革。

同时,它也是晚清政治局势的一个缩影。随着清政府的日益腐朽,财政危机不断加剧,币制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货币流通的问题,但无法从根本上挽救清王朝的命运。大清铜币的铸造量在不同时期有着明显的变化,这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息息相关。

四、收藏价值:古币市场的璀璨明珠

如今,户部造大清铜币粤字当十文已经退出了流通领域,但其价值却在收藏市场上不断攀升。一方面,由于历经岁月的洗礼,铜币的存世量逐渐减少,尤其是品相完好的更是难得一见,物以稀为贵,使得它在收藏市场上备受追捧。

另一方面,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也吸引了众多收藏爱好者和历史研究者。对于收藏家来说,每一枚大清铜币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是对过去岁月的一种追忆与探寻。在拍卖市场上,品相精美的户部造大清铜币粤字当十文常常拍出高价,成为古币收藏中的热门品种。

户部造大清铜币粤字当十文,这枚小小的铜币,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它不仅是中国近代货币文化的重要代表,更是研究晚清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无论是其诞生的时代背景,还是精美的工艺设计,亦或是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意义,都让它成为了古币收藏领域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

该件藏品目前已被河南洛阳嘉澜拍卖有限公司征集到,详细信息了解藏家鉴赏可以联系。河南洛阳嘉澜是一家成立于中国河南洛阳,业务遍及200个市场的全球化艺术品居间服务公司,目前公司艺术品职业经理人多达50+。洛阳嘉澜艺术品聚焦全球化艺术品发展,树立了艺术品行业领先的运营模式典范,年服务全球超过50万用户。作为值得信赖的全球艺术品企业领导者,洛阳嘉澜艺术品助力客户,把握艺术品变革,构建艺术品征集销售一站式平台。

洛阳嘉澜作为全球领先艺术品平台企业,秉承“一对一式客户服务跟进”的理念,为用户与全行业提供整合了文物艺术品资源、一站式全球拍行送拍和最佳的用户体验,以及强大的艺术品大数据基础设施与行业艺术品金融解决方案。

      此作品咨询/藏品鉴定及拍卖可咨询                       王经理:18104422944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Copyright @ 2001- news.jhar.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信息传播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黑ICP备2022001748号  网站地图   邮箱:bgm1231@sina.com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网友交流,只供网交流所用、所有权归原权利人,如有关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告之,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