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信息传播网
zoo
当前位置:文化信息传播网 -> 资讯

《崔子崇书 “金石养寿,翰墨陶情”:一笔一墨藏宇宙,寸纸寸心见真章》

来源:网络 时间:2025-10-17 14:38:47 阅读量:12032    会员投稿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星河中,书法艺术如同一颗璀璨恒星,穿越时空,熠熠生辉。它承载着文人的风骨、思想的光华,更凝聚着对生活、对生命的深情体悟。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于崔子崇先生的这幅 “金石养寿,翰墨陶情” 书法作品时,便如同推开了一扇通往艺术与哲思交融之境的大门,每一寸笔墨都在诉说着震撼心灵的故事。

“金石养寿,翰墨陶情”,八字看似简约,实则如巍峨山峦,层峦叠嶂,意蕴无穷。

先言 “金石养寿”。“金石” 二字,自带岁月的厚重与历史的苍茫。在古代,金石涵盖了青铜器、碑刻等承载文明记忆的载体,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镌刻着王朝的兴衰、文化的更迭。抚摸金石,仿佛能触摸到千年前的温度,那些斑驳的锈迹、沧桑的刻痕,都是时光留下的诗行。赏玩金石,是与古人的精神对话,在揣摩其形制、文字、工艺的过程中,内心会逐渐沉静,浮躁被涤荡,心灵在与古老智慧的碰撞中得到滋养。这种滋养,是精神层面的 “长生”,让生命在对文化根脉的追溯中,突破时间的桎梏,获得更长久的精神生命力,恰如金石般坚固、绵长,承载着对生命长度与厚度的美好期许。

《崔子崇书 “金石养寿,翰墨陶情”:一笔一墨藏宇宙,寸纸寸心见真章》

再品 “翰墨陶情”。“翰墨” 是书法艺术的灵魂符号,那一方砚台、一支毛笔、一叠宣纸,在书法家的巧思与妙手之下,便能幻化出万千气象。崔子崇先生执起毛笔,蘸饱浓墨,于宣纸上运笔挥毫,每一次提按、顿挫,都饱含着他的情感与哲思。那笔画,或如惊涛拍岸,气势磅礴;或似细语呢喃,温柔缱绻。在书写 “翰墨陶情” 的过程中,他将自身对艺术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尽数倾注其中。而当观者凝视这四字,也能在笔墨的流转中,让自己的情绪随之起伏、沉淀,忧愁被疏解,喜悦被放大,性情在艺术的浸润中得到陶冶,心灵寻得一方宁静的港湾。

崔子崇先生能创作出如此意境深远的作品,源于他在书法领域日积月累的深厚功力与独特艺术修为。他自幼浸淫书道,遍临诸家名帖,从先秦的甲骨文、金文,到汉隶的古朴大气,再到唐楷的法度森严,以及宋明行草的灵动洒脱,他都悉心钻研,汲取养分。他并非一味模仿,而是在传承中融入自己的思考与创新,形成了既具传统底蕴,又富现代审美意趣的个人风格。他的笔法,刚柔并济,看似不经意的挥洒,实则蕴含着对线条、结构的精准把控;他的用墨,浓淡相宜,干湿互见,让每一处墨色变化都成为情感表达的注脚;他的布局,疏密得当,欹正相生,营造出和谐而富有张力的视觉效果。

这幅 “金石养寿,翰墨陶情” 的书法作品,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精神的馈赠。将其悬挂于书房,每当伏案工作或静思独处时,目光所及,“金石” 的厚重能让人沉下心来,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锚定内心的坐标;“翰墨” 的灵动可让人舒展胸怀,于忙碌之余寻得艺术的慰藉。若将其作为礼品相赠,更是传递了对友人 “养寿陶情” 的美好祝愿,这份蕴含文化与情感的礼物,远胜过世间诸多浮华之物。

《崔子崇书 “金石养寿,翰墨陶情”:一笔一墨藏宇宙,寸纸寸心见真章》

在这个喧嚣的时代,崔子崇先生的这幅作品,如同一汪清泉,为我们带来艺术的清凉与精神的滋养。它让我们懂得,书法不仅是线条与文字的组合,更是生命与文化的交响,而 “金石养寿,翰墨陶情”,正是这场交响中最动人心弦的乐章,引领我们在艺术的天地里,探寻生命的真谛与美好。

该件藏品目前已被洛阳嘉澜拍卖有限公司征集到,详细信息了解藏家鉴赏可以联系。河南洛阳嘉澜是一家成立于中国河南洛阳,业务遍及200个市场的全球化艺术品居间服务公司,目前公司艺术品职业经理人多达50+。洛阳嘉澜艺术品聚焦全球化艺术品发展,树立了艺术品行业领先的运营模式典范,年服务全球超过50万用户。作为值得信赖的全球艺术品企业领导者,洛阳嘉澜艺术品助力客户,把握艺术品变革,构建艺术品征集销售一站式平台。

洛阳嘉澜作为全球领先艺术品平台企业,秉承“一对一式客户服务跟进”的理念,为用户与全行业提供整合了文物艺术品资源、一站式全球拍行送拍和最佳的用户体验,以及强大的艺术品大数据基础设施与行业艺术品金融解决方案。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Copyright @ 2001- news.jhar.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信息传播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黑ICP备2022001748号  网站地图   邮箱:bgm1231@sina.com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网友交流,只供网交流所用、所有权归原权利人,如有关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告之,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