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信息传播网
zoo
当前位置:文化信息传播网 -> 资讯

为何都爱办马拉松

来源:中国经济网 时间:2023-05-16 15:59:55 阅读量:8531    

在社交平台上,回归大自然的户外运动成为一种新风尚,阔别已久的马拉松赛事也正密集归来。各地的马拉松参赛选手们头戴遮阳帽,身着速干衣,脚踩专业跑鞋,用脚步丈量着城市之美。

一边是一些城市的马拉松比赛鸣枪开跑,一边还有不少城市的马拉松赛事计划正在酝酿之中,民众的参赛热情也迎来“报复性井喷”。经历了漫长岁月的发展,这项42.195公里的长跑运动早已不仅仅是一场跑步竞技那么简单。

世界田联发布的2023年全球路跑赛事日历信息显示,2023年全球路跑比赛总场次将达238场,创历年全球总场次纪录。这238场中,我国占67场,居全球第一。据中国马拉松信息平台统计,自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全国共有133场路跑赛事在中国田协备案,其中全程马拉松61场、半程马拉松及其他项目72场。为什么有那么多城市和地区热衷举办马拉松赛事?

宣传片

我国举办马拉松的城市主要以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为主,现代化都市风貌与历史文化底蕴交相辉映,尽展举办地的城市魅力。作为体育比赛中唯一穿越大街小巷、渗透城市“毛细血管”的大众运动,马拉松赛事日益成为呈现城市景观和文化的重要渠道。

由于运动场地的开放性,马拉松借助参赛者和媒体传播等途径,使城市风貌和文化积淀得以展现。以黄河口国际马拉松赛为例,该赛事自2008年创办以来荣膺世界田联精英标牌赛事、中国田径协会金牌赛事。赛道经过多次升级,覆盖了城市地标景观和文化体育设施,其中东营文化公园、孙子文化广场等文旅景点,为赛事增添了几许文化味儿。

选手奔跑在黄河两岸,每跑一段都有不同的风景,既是在一幅城市风光画中畅游,更是一场穿越古今的沉浸式历史文化之旅。目前,该赛事已经成为展示东营的重要窗口,也成了东营及黄河三角洲地区对外开放和交流的重要平台。

不少城市还会配套马拉松论坛、马拉松博览会、马拉松体育文化节、摄影大赛等活动,全方位立体式展示城市的面貌,探索实现赛事价值和城市发展的融合。据了解,2023年重庆马拉松吸引了来自全球347个城市3万人参赛,其中外省市跑友占比高达81%。赛事期间,主办方推出2023重马国际消费节,包括重庆马拉松路跑精英论坛、重马火锅美食节等,在提振消费的同时也宣传了当地的火锅美食等特色产业。

对收看直播的观众而言,马拉松比赛堪称是一次眼睛的旅行,举办城市的历史、文化、现状、地标等都会在2-3个小时的直播中悉数呈现。马拉松对城市的宣传和推广而言,无异于一部42公里的文旅宣传片。

生意经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国际B级丈量员,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王相英近期因马拉松赛事火爆而成为“空中飞人”和“全马”夜行人。

工作之余,王相英已经丈量了十几场国内A类马拉松赛道。“我从事丈量工作已有近10个年头,累计参与200多场马拉松赛事的路线丈量工作。近期去过武汉、无锡、石家庄、秦皇岛、长春等地开展丈量工作。”在他看来,近期马拉松赛事不断增多,不仅满足了很多跑友的心愿,还活跃了体育消费市场,更为城市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是组织大型赛事的主要方式,马拉松也是一个品牌推广的大好商机,可以吸引企业赞助,并带动当地体育用品、服装等行业的发展。赛事期间还可以刺激消费,拉动当地体育用品销售、旅游、酒店等产业经济,娱乐、培训、医疗等也均会受益。可以说,城市、赞助商、运营商各有一本“生意经”,首届泉城马拉松的筹备工作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2019首届泉城马拉松得到了超过20家品牌机构的赞助和支持,为参赛选手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物资补给。这样一来,既提高了赞助商和运营商的品牌影响力,又收获了跑友的一致好评。

作为近些年的新兴业态,体育旅游业正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马拉松因其参与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成为举办地推动体育旅游业发展,提升城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一个兴奋点。以厦门马拉松为例,《2021年厦门市体育产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厦马自2003年举办以来参赛人数已超72万人次,带来的综合经济效益累计达44.9亿元,品牌价值累计达22.93亿元。

新名片

与常规的本地群众性体育活动稍显不同,马拉松赛事能够集聚成千上万的跑者和亲友团,十分考验举办地在专业服务、交通运输、医疗保障等方面的执行力,也是一座城市在“举手投足”间向外界递出的一张“城市名片”。

当前,我省各类马拉松赛事也在积极筹备中。据不完全统计,2023山东沿黄九市马拉松接力赛、2023青岛马拉松、2023曲阜马拉松、2023聊城市首届环东昌湖半程马拉松、2023菏泽马拉松等已相继完赛,2023淄博马拉松、2023泰山马拉松等赛事即将开赛。马拉松赛事如火如荼,不少城市提供了诸多可供借鉴的办赛经验。

根据世界田联竞赛规则,“路跑”赛事包含马拉松、半程马拉松以及覆盖多个不同完赛距离的比赛。很多城市的主办方正根据不同的细分人群进行更细致的赛事划分,推出亲子跑、女子跑等创新形式。例如,近日2023首届杭州女子半程马拉松开赛,该赛事从参赛选手到官方配速员、急救跑者、赛事开道交警等都由女性组成,极具辨识度。

搭乘智慧城市建设的东风,“数字马拉松”也正从概念走向现实。在深圳和杭州,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纷纷打造“数字马拉松”,用数字化的手段赋能城市,提升马拉松的管理运营。和驰骋在马拉松赛道上的跑者一样,山东数字强省建设同样在加速奔跑,近期举办的第5届“青岛马拉松”正向“数字青马”大步进阶。组委会打造的全场景数字孪生赛事管理平台——“2023青岛马拉松数字孪生管理平台”,囊括了实时天气、孪生赛道、全景监控、赛况跟踪、实时告警、人员定位、医疗物资分配、指挥调度等8大场景,为赛事管理提供保障、云上青马、实时赛况3大支撑。约42公里的马拉松赛道,同样成为数字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

除了运用科技“出圈”,不少马拉松举办城市还从小处着笔,刷新大家对城市的原本印象,展现城市发展的另一面。针对有些跑者有收集各种奖牌奖杯的爱好,不少城市在赛事衍生品方面下足了功夫。例如,西安国际马拉松赛每年都会根据城市特色推出精心设计的赛事文创,“秀”出城市个性IP,让广大跑者带走的除了回忆还有各类赛事周边。此外,赛场留影对跑者来说是很重要的环节,目前很多马拉松比赛还会提供专门的拍照服务。

马拉松赛事还有哪些可以提升之处?“我认为主办方不能盲目跟风导致赛事同质化,应该充分了解城市特点,明确自身城市的优势与定位,为跑者提供完善的服务保障,打造高品质的赛事,这样才能持续吸引跑者。”山东理工大学健跑协会会长赵立煜是一个有8年跑龄的马拉松深度爱好者,2016-2019年,他参加了80余场赛事,曾获中国田径协会55—59年龄段大众精英级选手称号。他亲历了各地组委会根据参赛者的建议,优化赛道、提高服务的过程,见证了举办城市在基础设施和治理水平方面的不断提升,他也期望我省的各类马拉松赛事能够不断提档升级,吸引世界各地的跑友来齐鲁大地同台竞技。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Copyright @ 2001- news.jhar.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信息传播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黑ICP备2022001748号  网站地图   邮箱:bgm1231@sina.com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网友交流,只供网交流所用、所有权归原权利人,如有关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告之,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