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速读能否深入人心
用三分钟读完一本书?近年来,短视频速读成为新兴的文化现象。相较于一页页地翻阅书籍,短视频速读形式灵活、趣味性强,能够在短时间内传递较多的信息,除了帮助读者梳理一本书的内容,也为用户按图索骥的阅读提供指引;创作者跳出书本之外的经验分享,甚至解决了读者“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
在信息化的浪潮下,选择读纸质书还是看视频,并不是二选一的难题,在碎片化阅读时代,用好短视频这一工具,能为读者提供更加舒适的阅读体验。
冷门书在短视频里走红
究其原因,短视频速读不无功劳。2020年,抖音读书博主“小嘉啊”制作了一则60秒的速读短视频,一经推出,该书日销量便达到3000册,在此基础上引发的裂变式关注,让这本冷门心理学科普书籍一跃进入畅销书行列。
作为一种新形式,短视频速读出现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许多头部读书博主已经拥有了稳定且庞大的粉丝群体。有读书领域视频博主仅靠二十多个视频获得五十万粉丝和一百多万点赞。《2023抖音读书生态数据报告》显示,读书类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65.17%,收藏量同比增长276.14%,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从纸质书到图像化,短视频速读为何拥有强大的观众缘?“短视频+读书”最大的优势在于降低了阅读的接触成本和理解难度。最直观的变化体现在严肃文学领域,有观众在《百年孤独》的速读视频中捋清了复杂的人物关系,也有人依靠速读视频感受到《红楼梦》部分细节的深意。严肃文学作为一种阅读门槛较高的文学形式,普通读者即便有阅读的想法,也常半途而废。短视频速读为用户拆掉了阅读理解的门槛,用通俗易懂的内容讲解架起了读者与严肃文学之间的梯子,让好书被更多人看见。
短视频阅读的发展势如破竹,不仅影响了传统的阅读方式,也重塑了出版行业的观念。进驻短视频平台似乎成了当下很多出版社和作家的必然选择。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出版新书前,编辑们会对整本书的亮点进行提炼,便于以短视频的形式进行全网推广。
碎片化阅读,顺势而为?
信息化时代,电子书的存在让纸质书的发展步履维艰。在此基础上,有一种观点认为,短视频速读不能等同于阅读,其普及和推广只会进一步“毁掉”传统的阅读方式。
这种忧虑看似契合“新方式冲击旧传统”的逻辑,其实不然。短视频和阅读在信息化时代的关系并不是非黑即白,更像“双向奔赴”。上海理工大学发布的《短视频时代的阅读研究》报告显示,75.50%的纸质书爱好者喜欢观看短视频,大部分曾在短视频平台购买过书籍。
传统观念里的阅读,读的是纸上的文字,但在数字化背景下,阅读的概念被新媒体无限外延。例如互联网普及前曾经风靡全国的电视节目《百家讲坛》,靠“易中天品三国”“鲍鹏山新说水浒”等解读名著的栏目吸纳了很多观众。而在短视频App成为大多数人必备软件的当下,看视频成为一种阅读方式,也在情理之中。
从人的本能来看,短视频阅读更方便读者获取信息。随着声光电技术的应用日趋成熟,人类进入读图时代。借助视频,创作者用具象的、鲜活的图像语言描绘抽象的文字内容。
视听本身就是一种语言,可以有信息的含量和内容,读者只要能从中获得知识,就可以算是一种阅读的方式。与文字语言相比,视听语言继承了图形直接、有力的吸引力和冲击力,直观形象的图像更是让观众无须借助文字便可以理解投射到视网膜上的所有信息。
而被很多人诟病的“碎片化”阅读,虽然弊端在短视频中尽显,但若是能在“碎片化”的趋势下顺势而为,这种不够理想的阅读方式同样可以让读者收获颇丰。短视频速读便于读者在碎片时间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并在兴趣的指引下深入探索阅读的世界。
在当前的技术发展水平下,中老年人群、偏远地区人群等更广泛的群体,反而能从“碎片化”的短视频速读潮流中受益。目前,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已经突破10亿,网络视听的蓬勃发展,让“短视频+阅读”为更多人带去了文化产品。有的地区没有图书馆,缺少纸质书,但只要拥有手机,覆盖网络,便能获得即时的文化享受。
勿忘读书的初心
虽然短视频速读作为一种积极有益的探索,让更多人爱上了读书,但潜在的问题同样不可忽视。
不少速读短视频带有“三分钟读完名著”的标签,侧面反映出一部分创作者为了迎合观众的“快”心理而制造噱头。经典名著从数十万字被压缩到3至5分钟的视频内,创作者一带而过地介绍作家背景、文本含义与时代意义,删减了大部分细节与支线内容的同时,增加了哗众取宠的个人观点。
究其根本,快节奏时代,短视频创作者“走捷径”的观念在作祟。针对一些粗制滥造的速读视频,有网友评论称:“以为能通过短视频读完并爱上一本名著,结果好像只欣赏了书皮和腰封。”
因此,一味依赖短视频速读,读者会丢失文本阅读的一手价值。短视频阅读中的每一句话都是由二创作者剪切和重构的,无论视频作者如何努力还原文本,他们的意志和思想都会无可避免地融入解说中,形成独属于他们的作品,而非对原著1:1的搬运。
另一方面,速读只能提供短时间的文化刺激,无法形成文化记忆。从声光电技术加持的图像世界脱离出来后,人的记忆若是不加以深化,就会很快消失。遗憾的是,很多人刷完短视频后,理性无法战胜惰性,没有进入深度阅读,仅仅停留在碎片化阅读阶段。在他们眼中,读书不再是字里行间与作者超越时空的交流,而是视频的进度条和文案里的“关键词”。
短视频速读就像“餐前甜点”,能够快速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但是,读书的环节才是品尝主食的过程,让读者摄取到书中的营养。同一本书,阅读书籍的人看到了它的世界观、故事情节和文采,而看“三分钟”视频的人,只知道粗略的情节和结局。短视频速读能让读者了解书的梗概,但若想知悉全貌,还需要靠自己沉下心来阅读。
很多人点开读书类短视频,初心是利用碎片时间学习知识,以短视频为入口,推开知识的大门。读书博主帮助读者将一本书从厚读到薄,留给读者的任务,是将书重新读厚。朱熹曾提出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获取知识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读书从没有捷径可走,任何学习的过程都是漫长的动态过程,关掉视频后,唯有深入思考才能塑造属于自己的文化。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