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信息传播网
zoo
当前位置:文化信息传播网 -> 资讯

“董集五香羊头制作技艺”传承人董培福

来源:网络 时间:2025-09-24 17:25:06 阅读量:17216    会员投稿

卤香漫岁月,匠心铸非遗

——访“董集五香羊头制作技艺”传承人董培福

黄河奔涌,润泽齐鲁大地;烟火氤氲,孕育人间至味。在山东东营垦利区董集镇,一个热气腾腾的五香羊头,承载着近百年的时光记忆,诉说着三代人的匠心传承。从民国时期的集市小摊,到如今的非遗名吃,董集五香羊头在岁月的淬炼中愈发醇香。

作为这项传统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董培福以双手为笔、以灶台为纸,在羊头骨上书写传奇,用五香卤汁浸润匠心。他不仅守护着独特的味觉密码,更将这道美食打造成地域文化的闪亮名片。当蒸汽掀开锅盖,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那是历史的醇厚、是传承的温度,更是一位非遗传承人对美食与文化的执着坚守。

董集五香羊头在时光的汤汁里沉浮,与秘制香料缠绵悱恻,琥珀色的卤汤咕嘟作响,醇厚的香气如同一阙古老的宋词,漫过青石街巷,飘向记忆的深处。齿尖轻叩,软糯的肉质瞬间化开,鲜香便在味蕾间绽放。

岁月熬煮  百年非遗

小小的一个五香羊头,承载着百年故事,串联起三代人的情感脉络,更是燃烧着非遗传承人董培福一家的赤诚情怀。它见证了三代人在岁月长河里的坚守与传承,凝聚着他们对传统美食文化的深沉热爱与使命担当。

黄河故道的风掠过董集镇的青石板路,卷起市井的烟火。当北方街巷的羊肉汤馆执着于鲜嫩的羊肉时,董培福的祖父却将目光投向了无人问津的羊头。在无数个日夜的试炼中,终于将羊头的腥膻驯服成醇厚绵长的鲜香。这缕凝结着匠心的香气,顺着蜿蜒商道飘向四方,让“董集羊头”的名号,深深地烙进岁月的味蕾记忆之中。

时光是最温柔的匠人,将祖辈的智慧酿成醇厚的陈酿。这份祖传的手艺,经由父亲的双手继续打磨传承。年幼的董培福,是闻着老汤翻滚的香气长大的。灶台腾起的白雾里,父亲清洗羊头的专注、调配香料的严谨,都化作他童年最深刻的印记。那些氤氲着卤香的晨昏,早已将匠心的种子,悄然种进他的生命之中。传承的真谛,或许就藏在这日复一日的坚守里,等待着某个契机,绽放出新的光彩。

岁月不会辜负执着的坚守,时光终将为匠心加冕。1997年,董培福与妻子周广红揣着借来的两千元,在镇政府前街租下了30平方米的平房,创办了镇上的第一家羊肉馆,自此开启了他的创业征程。

然而,创业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随着业务的拓展,董培福开始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凌晨三点,寒风如刀,夫妻俩骑着三轮车,在十公里外的市场与小店间往返,冻僵的双手紧紧地攥着采购单;回店后,烫毛时蒸汽模糊了双眼,刮洗时指甲缝嵌满了污垢,劈半时手臂酸痛难忍,卤制时更是片刻不敢离人。但他们始终谨记祖辈的教诲,每一道工序都恪守传统,每一锅羊头都倾注心血——这份对本味的偏执,终让董集羊头在市井烟火中,成长为独树一帜的风味地标。

这份执着,让董集五香羊头脱颖而出。当各地的羊肉汤馆千篇一律时,董家的羊头以独特风味独树一帜。北至河北白沟,西达惠民,南抵博山的食客,都循着这缕香气慕名而来。随着口碑远扬,狭小的店面已无法承载食客们的热情。2005年,他们迁至富园路200平方米的新址;2015年,又扩建至400平方米。尤其是在利津县鲁北羊肉批发市场成立后,市场上其他的羊肉产品发往全国,而羊头产品却独独汇聚到董培福处,经其深加工后再销往全国各地。

曾经的夫妻小店,经时光打磨,如今已成长为集餐饮、宴会于一体的家家乐酒店,屹立为董集镇美食版图的地标。店内招牌五香羊头,热气蒸腾间肉香四溢,软糯皮肉轻扯即开,醇厚滋味令人难忘,引得东营及南来北往的食客慕名而至。这道凝聚三代匠心的美食,承载着非遗技艺,已然成为董集镇美食文化的鲜活印记,让食客于舌尖领略传承的魅力。

三代人,一炉火,百年味。从祖父的老灶台到现代化的后厨,变的是经营规模,不变的是对非遗传统工艺的坚守。董集五香羊头,这道承载着非遗技艺的美食,早已成为了董集镇美食文化的金色名片,它用滚烫的滋味诉说着:有些传承,值得用一生去守护;有些味道,注定会成为一座城的灵魂。

卤香漫釜乾坤转  半碗盛来人间味

岁月如长河,冲刷出地域的风味密码;烟火似星辰,点亮了人间的至味传奇。在东营西城与利津县城的交汇处,董集镇静卧于黄河尾闾,北倚华北最大的羊肉批发市场,南接省道郝纯路。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让优质食材源源不断地汇聚于此。四季更迭,酷热盛夏与凛冽寒冬交替,温补的羊肉早已成为当地人餐桌上的常客。而在盐碱地上生长的山羊,喝着黄河水,啃食着沙地野草,肉质紧实、味道鲜美,为董集五香羊头奠定了独特的风味基础。

选料,是美味诞生的根基。董培福深谙食材之道,始终坚持选用三岁以上的公山羊头——唯有皮满肉厚、胶质充盈的羊头,才能成就地道风味。清洗时,粗棉线捆扎定型,劈半机精准剖开以保留完整的羊脑,竹片与钢刀反复游走,刮净每一丝绒毛与黏液。当将处理好的羊头沉入卤锅,承载着非遗三代传承的数十道秘制卤料与羊骨高汤在文火中缠绵交融。袅袅热气升腾间,醇厚的鲜香穿透街巷,引得行人驻足垂涎。历经数小时的文火慢炖,卤料的馥郁与高汤的醇厚逐渐渗入羊头的肌理之中,咕嘟作响的汤汁不断翻滚,让肉香与料香充分交融。待羊头吸饱精华,表皮泛着琥珀色的光泽,轻轻一扯,皮肉便骨肉分离,羊腮软糯弹牙,羊脑嫩滑如豆腐,混合着复合香气在舌尖层层绽放开来。

当时代浪潮奔涌向前,这份沉淀百年的风味也在传承中悄然蜕变。董培福深知,唯有不断创新,才能让传统美食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他深入研究不同食客的口味偏好,带领着团队反复调试卤汤配方,在保留传统风味的基础上,研发出层次更丰富、口感更多元的新品类,以满足老少咸宜的味蕾需求。与此同时,董培福将高压煮锅等现代化厨房用具引入制作流程中,革新传统工艺。高压环境下,富含中药与香料的秘制高汤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快地速度渗透进羊头肌理之中,在短时间内将肉质压透压软,既保留了羊肉的鲜嫩,也让每一丝纤维都裹满醇厚的滋味,又提升了制作效率,让这份黄河岸边的非遗美味跨越山海,被端上了南来北往食客的餐桌。

舌尖上的传承,离不开对品质的坚守。作为第三代非遗传承人,董培福深知,打造名优品质、诚信经营、守护舌尖安全至关重要。他将顾客利益视为企业的生命线,始终秉持着“质量为本,用心服务顾客”的理念,严格遵循选料上乘、味道绝佳、价格亲民的标准。从对山羊头原料的精挑细选、确保来源可溯,到对卤制流程的严格把控;从传统手工熬制卤汤,到成品出锅的每一个环节,他都亲自监督。所有制作流程均符合国家质量检测标准,以最严谨的态度守护食品安全底线,让食客吃得安心、吃得放心。

时光车轮滚滚向前,却碾不碎执着的坚守。如今,走进东营的街巷,家家乐酒店飘出的浓郁肉香总会引得行人驻足。谁能想到,这家声名远扬的餐饮名店,曾只是一间30平方米的夫妻小店。在董培福的悉心经营下,它一步一个脚印,逐渐发展为占地三四百平、拥有十余名员工的规模,每日董集羊头流水超60桌,月均招待食客五千余人,一年更能卖出两万余只羊头,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美食地标。

此外,凭借着对产品品质的严苛把控与对传统技艺的坚守,家家乐酒店收获的不仅仅是食客们的赞誉,更揽获了诸多荣誉:2020年,在东营市餐饮行业首届“三名”评选中,被认定为特色餐饮名店与名菜;2021年,荣获山东省商务厅颁发的“齐鲁名吃”称号;同年,“董集五香羊头制作技艺”成功入选东营市首批“非遗特色美食”名录。这份承载着黄河岸边烟火气的美味,早已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成为逢年过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肴,同时也远销全国各地,深受广大美食爱好者的青睐与喜爱。

从市井小店到声名远扬,变的是规模,不变的是对味道的极致追求。董培福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让非遗技艺在时光中历久弥新,也让更多人在舌尖的滋味里,触摸到对中华非遗美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匠心独运传非遗  壮志凌云启锦程

时光长河奔涌向前,唯有匠心能在岁月里沉淀出永恒的光芒。非遗技艺的传承,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一代又一代手艺人用坚守与热爱书写的生命长卷。董培福手中慢炖的董集五香羊头,翻滚的汤汁里不仅饱含着独特的风味,更承载着黄河岸边的文化记忆与代代相传的匠心密码。从狭小的夫妻小店到颇具规模的餐饮酒店,这份非遗美味的延续,见证了执着与坚持的力量,也诉说着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的蓬勃生命力。

展望未来,董培福已为非遗美食的传承发展锚定了清晰的方向。他计划深度借力互联网平台,让董集羊头的独特风味飘入更多人的视野;与此同时,他将持续打磨食材供应链,精研制作工艺,在严守传统配方与技法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化手段,让每一份出品,既锁住百年醇厚本味,又兼具更高的安全性与便捷性。而这份对匠心与传承的执着,也将化作敦促他前行的动力,驱动着家家乐酒店在他的引领下,持续探索非遗美食与地方文化交融的创新路径,让董集羊头从黄河岸边的特色美味,蜕变成为闪耀全国的东营美食文化名片。

非遗传承的魅力,在于守正创新,在岁月流转中历久弥新。当卤香再次弥漫街巷,那升腾的热气里,是中华民族对传统的敬畏与热爱。董培福和他的团队,正以非遗美食为桥梁,让匠心在坚守与创新中薪火相传,让黄河岸边的烟火味道,化作联结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这份对传承的执着、对匠心的坚守,终将汇聚成璀璨的星河,照亮中华非遗文化生生不息的传承之路。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Copyright @ 2001- news.jhar.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信息传播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黑ICP备2022001748号  网站地图   邮箱:bgm1231@sina.com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网友交流,只供网交流所用、所有权归原权利人,如有关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告之,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